loading..
首页>个股>积极成长的股票>海康威视:稳步增长的安防龙头

海康威视:稳步增长的安防龙头

———重点关注海康威视的10个理由

文章来源:股票估值网 刘悠悠2016-07-28成为付费会员|欢迎免费试用
公司概况:

      海康威视成立于2001年,并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是国内领先的安防产品及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不断提升视频处理技术和视频分析技术,提供摄像机/智能球机、光端机、DVR/DVS/板卡、网络存储、视频综合平台、中心管理软件等安防产品,并针对金融、公安、电讯、交通、司法、教育、电力、水利、军队等众多行业提供合适的细分产品与专业的行业解决方案。公司拥有业内领先的自主核心技术和可持续研发能力,拥有26000人的研发团队,是全球安防行业中拥有最大研发团队的公司之一。研发费用支出占年销售额的7%以上,拥有344项专利。除了优秀的研发实力,公司拥有强大营销网络,在国内主要城市设立32个子公司,并在海外设立多个全资控股子公司。

      近年来公司增长趋势依旧强劲,2016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11.36亿元,同比增长26.74%;实现净利润48.5亿元,同比增长28.65%,增速接近3季度业绩预告的区间上限;实现扣非后净利润47.18亿元,同比增长29.83%。海康威视上市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近5年营收和净利润的符合增长率分别高达48%和40%;且业绩增长十分稳定,3年来未曾出现单季业绩下滑的情况。受制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各行业爆发式增长有所收敛,加之平安城市建设告一段落,以上都对安防产业保持高速发展产生制约。不过受益于海外市场的开拓以及新兴业务的发展,预计未来3年公司业绩仍有望保持21%左右的增长。

买入理由:

      1、视频监控的技术领域在扩大。公司经过过去几年的努力,国内市场,由综合监控产品提供商向软硬融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跨越,由服务企业和政府在向服务民用市场转移;海外市场,由OEM业务模式向自主品牌主导的业务模式跨越。公司持续保持技术的高投入,依然在视频图像处理技术、编解码技术、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图像模式识别技术、多媒体传输技术、多媒体存储技术、视频图像显示技术大力投入,更把视频图像智能分析、云存储、云计算、大数据等核心关键技术的发展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正在推动公司由视频安防企业向视频内容服务商转变,并运用自身软件平台及硬件优势完成垂直整合,向民用安防运营转型,成为家庭All-in-one信息入口,通过大数据商业模式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2、海外业务成为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据HIS的数据统计,2014年全球视频监控设备市场达到143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14.2%。预计2015年这一增速将维持在10%以上,保持高增长态势,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0亿美元。此前积极布局海外业务成效逐渐显现,目前公司已在香港、荷兰、南非等国家及地区设立20个子公司,产品及解决方案应用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份额也稳步增长,公司在全球CCTV及视频监控设备市场份额由2013、2014年的8%和10.9%,上升至目前的16.3%。2015年及2016年上半年海外业务增速分别达到57.36%和40%,营收占比已超过25%,成为助力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后续随着“一带一路”等政策的支持,公司有望加速在中东、亚太等发展中国家的业务布局,海外业务或将持续保持高增长。

      3、国内安防系统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后续需求较大。安防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事前防范,即震慑和预防犯罪,并帮助警方在事后调查取证,国际上对安防行业普遍有着较高的关注度,近十年来恐怖攻击、意外事件不断发生,政府对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安防需求的进一步增加。目前传统安防企业聚集于欧美,新兴安防集聚于东亚;传统安防巨头,均为综合性安防企业,服务性收入占比高,而我国安防产业服务性收入比重偏少。根据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安防产品市场规模达到1700亿元,较上期同期增长23.2%,近年来由于服务性收入增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2015年有望达到2000亿元市场,其中视频监控系统有望突破1000亿元。不过,行业的快速增长也使得行业竞争开始加剧,但长期的技术优势,仍让海康和大华在高端市场占据寡头竞争的态势。

      4、寡头竞争模式有利于公司发展。近年来安防视频中高端产品市场完成了一个洗牌的过程,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形成了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两家公司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据我们估算,在大型重点项目中,两者的份额比例合计在50%左右。行业龙头企业不断地加大研发投入自主,并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技术实力越发雄厚,且重视品牌培育,因此盈利能力高于普通业者,市场集中度再次向两家公司集中。另外,目前两家龙头企业之间是一种竞争合作关系,这种关系有利于市场地位的进一步巩固。

      不过,从前年开始,双方差距正在逐渐拉大,受政府财政、房地产投资放缓对安防行业投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加之行业竞争趋于激烈带来的价格战影响,大华股份成长速度明显慢了下来;反观海康,在行业调整期,其在产品、营销、提前布局转型等方面的优势开始体现,高增长趋势得到很好的保持。

      5、员工跟投创新业务,有利于长期稳定发展。2015年9月8日晚,公司公告《核心员工跟投创新业务管理办法》,拟设立创新业务子公司,由海康威视(持股60%)和员工跟投平台(持股40%)共同出资,创新业务子公司主要投资周期较长、发展前景不明朗、风险较高,但长远来看具备较大价值的项目。通过员工参股创新投资业务,将公司利益与核心员工利益捆绑在一起,增强公司凝聚力。同时,这也是国有企业在员工激励方面的一大创新,突破长期困扰的员工长期激励的限制,有助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6、进军互联网市场,打造综合性云平台。海康近年来重点打造的“萤石”平台,携同阿里、腾讯、乐视等互联网巨头,形成庞大的云资源B2C体系,于2015年4月发布“萤石云+”,其定位为公司互联网总体战略。“萤石云+”是公司此前互联网业务“萤石云”的升级版,有望借助其形成“萤石云+开发平台+行业”的视频内容服务平台。而用户数量是其核心的考核指标,公司加速与各大互联网巨头合作,也是为了拓展更多的用户,按照公司规划,截止2015年底“萤石”平台将拥有接近1000万用户的规模,有望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7、公司业绩持续快速增长。海康威视上市6年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趋势,近6年营收和净利润的符合增长率分别达到了惊人的51%和40%;且业绩增长十分稳定,6年来未曾出现单季业绩下滑的情况。2015年受制于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国内各行业爆发式增长有所收敛,加之平安城市建设告一段落,以上都对安防产业保持高速发展产生制约。从公司公布2016年三季报显现,公司实现营收211.36亿元,同比增长26.74%;实现净利润48.5亿元,同比增长28.65%,增速接近3季度业绩预告的区间上限;实现扣非后净利润47.18亿元,同比增长29.83%。其中,3季度单季公司实现营收85.88亿元,同比增长24.81%;实现扣非后净利润21.43亿元,同比增长40.9%。



      8、进军机器视觉,拓展新的市场空间。机器视觉,即机器通过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实现产线上物体的检测、跟踪、测量等功能,其有望广泛应用于产品质量检测和数字自动化生产上,可提高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目前全球机器视觉市场容量约为50亿美元,年增速达到20%左右。未来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进入,未来机器视觉有望运营在更多领域。目前其产业链参与者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及日本等国家。机器视觉系统由摄像头、图像处理硬件、联网硬件、图像处理软件等部分组成,海康威视拥有一定的技术底蕴。2015年5月海康发布了工业立体相机和工业面阵相机两款工业相机,可用于机器人定位引导、产品缺陷检测、分类筛选、尺寸测量、条码识别等,开始正式进军机器视觉领域。预计未来公司还将陆续发布新产品,机器视觉有望成为公司核心组成部分。

      9、估值较为便宜,未来有较大上升空间。进入2016年后市场情绪仍然低迷,不过近期有所回暖,公司股价也持续回升。按写作时(2016-10-20)的股价25.22元计算,目前公司PE为20倍,低于25.8倍的过往中位,低于23倍的拖移PE。而市场预计未来3年公司业绩仍有望保持21%左右的增长,PEG为0.95,公司股价仍拥有一定上升空间,投资者可重点关注。

      10、海康威视在股票估值网股票评级系统中被归为积极成长股,成长性评级为1,安全性评级为1,是成长性最好,稳定性和预测性也最强的公司。公司股价处于股票估值网JW4点股价图谱的B点位置,欲知海康威视合理估值买入价、预期股价区间及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见股票估值网最新一期中的海康威视个股报告。

风险提示:

      1、政府采购风险。由于安防行业产品销售很大部分面向政府采购,且政府政策变动对安防行业短期内景气度也影响较大,故公司所面对的首要风险便来自于政府采购以及政策的变化。

      2、行业竞争。目前国内安防行业龙头主要有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两家公司,加之两家公司自身技术优势,来自行业内竞争压力并不大。但并不能完全排除未来行业快速发展过程中,涌现几家新公司参与市场竞争,不过短期内这种竞争压力较小。

风格归属:

      大盘股(总股本/流通股:61.03亿/47.15亿;按本文写作时股价计算,总市值:1539.22亿元)
      积极成长股

归档文章/报告:
  • 积极成长的股票
  • 成长+收益的股票
  • 价值股

咨询电话:+86 755 3301 1771      服务邮箱:admin@gupiaoguzhi.com

免责声明:本系统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整理生成,仅供参考,不具推荐和投顾功能,投资者风险自负。本站所有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07-2024 中股(深圳)投资研究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172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