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行业>行业新闻>智能医疗试破家庭医生签而不约难题

智能医疗试破家庭医生签而不约难题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17-11-29成为付费会员|欢迎免费试用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开展试点,并提出“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的目标。]

  家门口能够方便就医,家里更有聪明的健康卫士——携手智慧医疗,家庭医生更加神通广大了。

  近日的一天下午,广西梧州市的刘大爷照例通过家中的智能健康设备上传高血压测量数据。尽管老人并未感到身体不适,但社区家庭医生通过云平台发现他的检测数据明显出现异常,于是及时联系他的家人送其到医院就诊。就在送医途中,刘大爷果然出现了心慌气短的症状,就诊后医生表示,老人状况很不好,有中风的先兆,幸亏送医及时。

  家庭医生作为基层健康的“守门人”,在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中的作用得到强化。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截至2016年年底,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22.2%,重点人群签约率达38.3%。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今年要扩大到85%以上地市。

  然而,具体推广中,“签而不约”的现象仍然存在。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缺乏,家庭医生负担重、服务技能不足,以及患者对家庭医生认知不够、信任度低等原因,家庭医生的推广仍然需要突破口。

  签约服务全国推广

  美剧《绝望主妇》中,家庭医生就是“完美主妇”布里的标配之一。家庭医生不仅能为布里和丈夫、儿女提供基本医疗服务,更了解所有人的病史,为他们的日常健康保养提供建议。家庭医生制度在美国医保体系中由来已久,而随着中国医改的推进,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居民也开始享受到这项服务。

  2016年6月,国务院医改办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在全国200多个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并提出“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的目标。

  试点一年多以来,包括广西、广东、河南、江苏在内的全国多个省份纷纷出台了相应的家庭医生签约落地政策。

  在试点地区,签约率也实现了较快增长。以梧州市长洲区的大塘社区为例,社区卫生中心所辖片区人口约6万人,目前已经签约2万多人,签约率约为35%,以慢病人群、老年人、孕产妇、儿童为主。

  在基层签约的基础上,分级诊疗雏形初现。作为改革的先行者,上海自2011年起启动家庭医生签约试点,签约居民超过1000万人,是国内最早推行家庭医生制度的地区之一。2015年,上海进一步推出“1+1+1”的家庭医生服务“2.0版本”,即居民在自愿与家庭医生签约基础上,再选择1家区级和1家市级医院签约。截至11月15日,上海市已有300万居民正式签约“1+1+1”医疗结构组合。

  对于患者来说,家庭医生的技能和水平是否达标,是他们签约家庭医生的重要考虑。

  “一开始签约的时候我是有疑惑的,这么年轻的家庭医生水平到底行不行?后来通过家庭医生给我看过几次病,发现他讲的跟大医院医生差不多,而且又比较了解我的病情,后来就比较放心了。”家住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的刘阿姨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签而不约”困境仍存

  尽管家庭医生签约覆盖率越来越广,然而,家庭医生服务的真正落地仍然存在困境,“签而不约”、“为了签约而签约”的问题仍需突破。

  全科医生的严重短缺,导致服务人手不足、无法深入,成为家庭医生服务开展的最大障碍。“我们社区全科医生欠缺的现象特别明显,护士、公卫师、儿童保健师都有一定的缺口。”大塘社区卫生中心的方医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2016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每万人口全科医生仅为1.51人。国家卫计委科技教育司司长秦怀金7月份曾公开表示,中国全科医生有20.9万人,占整个医生队伍总数的6.6%,欧美等发达国家在30%~40%。“这个结构与医改提出的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要求差距非常大。”

  同时,服务设备和技术的缺乏,使得医生工作效率受到较大影响。“家庭医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填报纸质版的档案系统,而在信息登记之后,真正的医疗服务却没有展开。”作为梧州当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的技术提供商,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兴网信”)梧州家庭医生项目产品方案总监杨桂仙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忙于信息填报的医生不仅无法为病人开展实际工作,也会感到工作没有成就感。

  “因为上门服务的规范还不太明确,除了必须要服务的患者,我们目前开展得也不是太多。”方医生告诉第一财经,由于存在一定的医疗风险,基层医生对于上门医疗服务仍然“有所忌惮”,这也是导致“签而不约”问题出现的一个原因。

  让病人与医生“靠得更近”


  互联网+时代,“智慧医疗”有望成为化解家庭医生落地难题的有效工具。

  解决基层医疗硬件差、健康数据采集难、医生工作碎片化问题,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云平台的数据传输功能可以帮助医生为病人快速建立健康档案;大数据分析则可以辅助医生确定康复方案;同时,依托智能终端设备,患者和家庭医生可以实现在线交流、视频问诊,服务的可及性大大增强。

  中兴网信医疗产品线总经理张思昱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许多城市都开发了家庭医生签约平台,但大多只解决了签约这一基本环节,而真正实现家庭医生服务的落地,必须对后续服务环节进行良好管理。

  快速建立患者健康档案,是实现医生服务效率提升的第一步,而物联网的云端数据存储功能恰好帮助实现这一目标。“患者通过身份证一键刷卡建档,数据实时传输到云平台,可以减少基层医生的手动录入工作。”张思昱表示。

  同时,物联网的数据分析功能,能够帮助医生筛选出需要特别关注的病人,提升服务针对性。“基层医生往往缺乏专科病种诊断技能,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的结合,可以帮助医生搜集患者的生命指标,再根据人工智能做出诊断,同时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节,最终得出康复方案。”杨桂仙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毫无疑问,通过物联网技术,患者可以接受更为多样化的医疗服务。而对于病人来说,依托智能终端设备,可以拓宽与医生的沟通途径,更进一步靠近医生服务。

  互联网医疗“独角兽”企业——微医的创始人廖杰远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通过微医健康终端,用户可以一键呼叫专属家庭医生,连接包括互联网医院、医联体、微医全科中心在内的100多个区域医疗服务基地。

  近日,微医发布了首个专注于智能医疗的云平台——微医云。微医云连接了全国30个省份的2400多家重点医院、29万医生、7300多组专家团队和1.7亿实名注册用户,以及100多家医联体和1.8万家基层医疗服务网点。

  “对于常见病,可以直接视频问诊、在线购药;对于急重症,可由家庭医生协助预约,实现在互联网医院、医联体、微医全科中心就诊;对于疑难杂症,还可联通北、上、广等城市或海外的医院实现远程会诊。”廖杰远说。

归档文章/报告:
  • 行业新闻

咨询电话:+86 755 3301 1771      服务邮箱:admin@gupiaoguzhi.com

免责声明:本系统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整理生成,仅供参考,不具推荐和投顾功能,投资者风险自负。本站所有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07-2024 中股(深圳)投资研究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172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