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行业>行业新闻>央行窗口指导带动债市情绪:非银机构加仓 城投债上涨

央行窗口指导带动债市情绪:非银机构加仓 城投债上涨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18-07-20成为付费会员|欢迎免费试用
     18日晚间,第一财经记者从一位股份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处获悉,该行接到央行窗口指导增配“AA+”以下信用债。

  7月19日,多家股份行、城商行和中外资非银机构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确认,当日下午已收到相关指引,并从18日就开始陆续增持低等级信用债,尤其是AA+和AA级的城投债。在此背景下,18日以来大批城投债上涨。此外,7月19日利率债也出现大涨。

  而市场分析普遍认为,未来银行也有动力跟进投资城投债。但对于AA+以下信用债,机构仍持观望态度。

  此次央行窗口指导内容包括,对于信贷投放,银行较月初报送贷款额度外的多增部分,给予1:1配中期借贷便利(MLF)资金;并要求多增部分为普通贷款,不含票据和同业借款。对于新增信用债,AA+及以上债券投资,1:1配MLF;AA+以下债券投资,1:2配MLF,要求必须为产业类信用债。

  非银机构率先布局,城投债、利率债齐上涨

  央行窗口指导对于市场交易情绪的带动,已经在城投债、利率债上有所体现。7月18日下午,城投债交易活跃度明显提升,尤其是AA级城投债,当日成交近36笔。

  “在18日下午4点消息传开后,AA级城投债又成交了11笔,例如17邯交建MTN001,三年期以上的成交量有所增加。此外,17日剩余期限2.78年的18兰州城投MTN002低于估值24bp成交,剩余期限4.84年的青国投高于估值21.96bp成交,AA-评级的城投债也成交1笔。”某中外合资基金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

  “央行窗口指导明显带动了城投债交投情绪,地方财政比较好、地方经济潜力比较强、地方国有资产规模较大的,有望受到青睐。”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利率债也明显上涨,预计今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有望降至3.3%,信用债有望分化。”截至7月19日收盘,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3.496%。

  这与一些非银机构的率先布局不无关系。

  中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马冲对记者表示,市场对城投的负面担忧过度,城投债前期下跌是市场情绪所致,7月18日央行窗口指导一级交易商增持低等级信用债的传言基本被确认后,市场情绪从低谷开始回升,城投债券二级市场流动性回暖。

  多位银行和非银机构的固收投资人士告诉记者,对于交易型和配置型的非银机构而言,率先增持城投债的原因有所不同。

  包括保险公司在内的配置型的机构认为,年初以来陆续有城投公司信托产品违约,在城投信用风险初显和信用债市场整体调整的背景下,机构对于城投债的偏好有所下降,导致城投债信用利差上升。

  而对于公募基金和券商等交易型的机构来说,目前则在凭借相对灵活的投资策略,博弈银行“接盘”的可能性。

  一位银行固定收益投资经理告诉记者,非银机构大部分有信用债投资库,令其可以在有合适的投资机会时在二级市场迅速增持新券,而很多银行新增的信用债投资通过信评至少要一周的时间,导致错过最好的交易窗口。

  银行有动力跟投,对AA+以下信用债仍观望

  一位国有大行金融市场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在此前信用债市场整体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海量的8%以上的高收益债券。尽管很多债券已经体现出了极高的投资价值,但由于业内的政策限制,无法投资低等级信用债。

  从广义的产业债来讲,中信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吕品认为,银行系统边际上贡献200亿~300亿的新增信用债认购,便足以支撑目前较为清淡的一级市场与疲软的二级市场。他进一步测算,200亿~300亿的新增信用债认购平摊到5家大行与12家股份制银行,每家每月仅需要边际付出15亿左右资金,这对于银行系统资金的占用与代价不大,性价比很高,所以不存在银行没资金参与的问题。另外,他称,银行有一定动力通过自营接盘自己主贷的重要客户的债券。

  另一位国有大行金融市场部人士也表示,信用债调整期间,大行有义务先行一步。

  兴业研究首席固收分析师徐寒飞认为,根据1年期MLF和1年期同业存单的利差来看,MLF比同业存单要低80~90个基点,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可以拿到更低成本的配债或者投放信贷的资金。

  虽然如此,但多家银行资管人士以及中外资非银金融机构基金经理也对记者表示,央行指引有助于改善市场情绪,但具体如何增配仍需观望。整体而言,机构对于AA+以下的信用债普遍仍持观望态度,目前仍以利率债、存单和高评级信用债为主。

  徐寒飞称,不可否认,央行的窗口指导有利于商业银行适当“加杠杆”投资信用债,但也需注意,中等评级的信用债以及城投债,其违约风险的改善程度很有限。

  “一般自营部门多数购买3A、2A+以上的信用债,投顾方面的债券评级门槛今年以来也有所提升,从原先的2A上调到2A+以上。”国内某大型券商固定收益部资深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

  还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市场情绪低迷,不少信用债超跌,此次是否会激发机构抄底的热情?

  某中外合资基金投资经理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尽管对于部分债券存在抄底的想法,但一些机构被前期收紧的内部规定限制住了,仓位普遍下降,甚至有些机构仍在减持民企债和低等级国企债。”


归档文章/报告:
  • 行业新闻

咨询电话:+86 755 3301 1771      服务邮箱:admin@gupiaoguzhi.com

免责声明:本系统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整理生成,仅供参考,不具推荐和投顾功能,投资者风险自负。本站所有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07-2024 中股(深圳)投资研究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172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