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电源:业绩高速增长,光储盈利修复
最新简述
评述:1、光储高景气下业绩高速增长,盈利能力逐步提升。全球光伏行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据IEA数据,2021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175GW,预计2022年将超260GW,同比增长49%。另外,储能作为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环节,发展前景广阔,据TrendForce数据,2021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容量为29.6GWh,预计2022年将达到50GWh,同比增长67%。受益光伏和储能行业高速发展,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22.24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9.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5%和31%。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营收99.43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1.0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和51%,环比增长29%和161%。在原材料涨价带来的成本压力下,公司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07个百分点至25.36%,导致利润增速低于营收。而三季度公司盈利能力环比明显改善,一方面系光伏逆变器及储能产品提价,毛利率环比提升1.94个百分点至25.14%;另一方面系汇兑收益增加,期间费用率环比下降5.12个百分点至8.85%。
2、逆变器业务量利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光伏逆变器业务实现收入约99亿元,同比增长64%;出货量达到48GW,同比增长63%。其中,三季度出货量约20GW,同比增长54%,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达到70-75GW,对应市占率有望维持30%以上。盈利能力方面,受益于产品提价和物流成本下降,以及海外分布式领域产品放量,公司逆变器业务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33%,对应单瓦盈利或修复至3分以上,贡献利润约7-7.5亿元。据市场统计,公司2023年的硅料总供给约可满足350GW以上交流侧装机。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加速增长,以及户用产品结构占比进一步提升,预计2023年公司逆变器出货量将突破120-130GW,同比增长70%,其中户用产品约160万台,将实现翻倍增长;若物流和供应链成本压力逐步缓解,预计公司逆变器业务盈利将保持高速增长。另外,今年四季度起国内大型地面电站装机将大规模启动,公司逆变器及电站开发业务有望受益于此,增长或将提速。
3、储能业务持续发力,更大的爆发或在明年。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储能系统业务实现收入约50亿元,同比增长158%,出货量约3.5GWh。其中,三季度出货量约1.5GWH,对应收入约25亿元,户储系统收入约2亿元。在储能行业需求迎来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公司持续完善储能业务管理,优化产品布局,户储系统迎来加速放量。户储系统毛利率可达30%,加之今
年下半年起公司储能业务报价实行联动机制,产品售价随碳酸锂价格波动而变化,预计三季
度储能业务毛利率环比提升5-6个百分点至23%左右,盈利能力大幅改善。随着年末户储电芯
行业产能加速释放,2022年全年公司储能出货量有望达5.5-6.5GWh,同比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其中户储出货量有望达10万套以上。考虑到今年海内外均有大量储能项目由于电池涨价、供
应链等因素而有所推迟,叠加公司突破供应链瓶颈,预计储能业务更大的爆发或在明年。另
外,受益美国、国内等市场大储装机需求加速增长,大储装机弹性有望超过户储市场,2023
年公司储能出货量有望达20GWh+,其中大储15GWh,超50%以上出货美国;户储逆变器出货
100万套,其中自配套户储系统出货50万套,同比4-5倍增长。
4、EPC即将放量增长,新业务拓展不断。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电站业务实现收入约50
亿元,其中三季度收入约22亿元,同比下降29%,主要系组件价格承压。随着四季度大地面
电站放量,预计2022年公司EPC业务可完成100亿元的收入目标。新业务领域,公司电控产
品推广顺利,上半年出货约22万台,同比增长144%;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氢能领域的新能源
企业,公司GW级制氢设备工厂已顺利投入生产运营,国内首套 IGBT大功率制氢电源完成发
货;公司充电桩业务稳步推进,重点发力海外;运维业务上半年实现运维量14.5GW,位居
全球第一。通过多业务布局发展,公司作为新能源平台型企业的竞争优势持续扩大。
(2022-11-30)
2、逆变器业务量利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光伏逆变器业务实现收入约99亿元,同比增长64%;出货量达到48GW,同比增长63%。其中,三季度出货量约20GW,同比增长54%,预计全年出货量将达到70-75GW,对应市占率有望维持30%以上。盈利能力方面,受益于产品提价和物流成本下降,以及海外分布式领域产品放量,公司逆变器业务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33%,对应单瓦盈利或修复至3分以上,贡献利润约7-7.5亿元。据市场统计,公司2023年的硅料总供给约可满足350GW以上交流侧装机。随着全球光伏装机需求加速增长,以及户用产品结构占比进一步提升,预计2023年公司逆变器出货量将突破120-130GW,同比增长70%,其中户用产品约160万台,将实现翻倍增长;若物流和供应链成本压力逐步缓解,预计公司逆变器业务盈利将保持高速增长。另外,今年四季度起国内大型地面电站装机将大规模启动,公司逆变器及电站开发业务有望受益于此,增长或将提速。
3、储能业务持续发力,更大的爆发或在明年。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储能系统业务实现收入约50亿元,同比增长158%,出货量约3.5GWh。其中,三季度出货量约1.5GWH,对应收入约25亿元,户储系统收入约2亿元。在储能行业需求迎来高速增长的背景下,公司持续完善储能业务管理,优化产品布局,户储系统迎来加速放量。户储系统毛利率可达30%,加之今
年下半年起公司储能业务报价实行联动机制,产品售价随碳酸锂价格波动而变化,预计三季
度储能业务毛利率环比提升5-6个百分点至23%左右,盈利能力大幅改善。随着年末户储电芯
行业产能加速释放,2022年全年公司储能出货量有望达5.5-6.5GWh,同比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其中户储出货量有望达10万套以上。考虑到今年海内外均有大量储能项目由于电池涨价、供
应链等因素而有所推迟,叠加公司突破供应链瓶颈,预计储能业务更大的爆发或在明年。另
外,受益美国、国内等市场大储装机需求加速增长,大储装机弹性有望超过户储市场,2023
年公司储能出货量有望达20GWh+,其中大储15GWh,超50%以上出货美国;户储逆变器出货
100万套,其中自配套户储系统出货50万套,同比4-5倍增长。
4、EPC即将放量增长,新业务拓展不断。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电站业务实现收入约50
亿元,其中三季度收入约22亿元,同比下降29%,主要系组件价格承压。随着四季度大地面
电站放量,预计2022年公司EPC业务可完成100亿元的收入目标。新业务领域,公司电控产
品推广顺利,上半年出货约22万台,同比增长144%;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氢能领域的新能源
企业,公司GW级制氢设备工厂已顺利投入生产运营,国内首套 IGBT大功率制氢电源完成发
货;公司充电桩业务稳步推进,重点发力海外;运维业务上半年实现运维量14.5GW,位居
全球第一。通过多业务布局发展,公司作为新能源平台型企业的竞争优势持续扩大。
(2022-11-30)
公司概况
公司及经营概况:2007年成立,2011年上市,是一家专注于太阳能、风能、储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电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水面光伏系统、智慧能源运维服务等,并致力于提供全球一流的的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2021年公司全球光伏逆变器企业出货量第一;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全球发货量双项第一,并蝉联六年冠。2022年上半年公司光伏逆变器等电力转换设备、电站投资开发、储能系统、风电变流器、光伏电站发电业务的收入占比分别为48%、23%、19%、3%、和2%,境内和境外的收入占比为47%和53%。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总经理:曹仁贤(持股30.94%);职工:6726人;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1699号;电话:0551-65325617;传真:0551-65327800;网址:www.sungrowpower.com。
本周更新的其他报告
- 海螺水泥:需求偏弱致业绩下行
- 晶澳科技:业绩维持高增长,产能扩张不断
- 三花智控:汽零制冷双轮驱动,全年业绩维持高增长
- 健帆生物:疫情冲击业绩,今年有望恢复,唯集采需留意
- 凯莱英:去年盈利高增长,员工持股计划有助增长趋势延续
- 苏泊尔:业绩小幅增长或可延续
报告归档
- 35只成长最快的大盘股 2022-12-14
- 35只成长最快的大盘股 2022-12-14
- 2022年11-5期重点报告(12篇):阳光电源、宁德时代、科士达 2022-12-02
- 2022年11-5期重点报告(12篇):阳光电源、宁德时代、科士达 2022-12-02
- 这些估值合理的优质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2017-11-21
- 这些估值合理的优质公司值得重点关注 201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