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方纳米:业绩大幅增长,新项目进展顺利/ Earning Up Sharply and New Projects Going Well
最新简述
评述:1、单吨盈利维持高位,业绩超预期增长。据业绩预告,2022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3.6-25.5亿元,同比增长194.78%-218.51%;实现扣非后净利润23.0-24.9亿元,同比增长198.67%-223.34%。其中,四季度单季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32-7.22亿元,同比变动-4.34%-29.8%,环比变动-2.8%-31.9%;实现扣非后净利润5.23-7.13亿元,同比变动-4.83%-29.8%,环比变动+0.43%-36.9%。公司2022年全年业绩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需求旺盛,加之公司新增产能释放,磷酸铁锂产品实现产销两旺。机构预计四季度公司磷酸铁锂权益出货量约5万吨,环比增长超10%,对应单吨扣非净利润1.0-1.4万元/吨,环比保持稳定。在碳酸锂低价库存收益减少的影响下,四季度公司盈利能力并未如市场预测般下滑,是业绩超预期的核心原因。回顾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4.16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7.77亿元,同比增长519.79%和681.01%。利润增速大于营收增速,主要系规模扩张下的摊薄效应,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至6.3%,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2、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大幅提升,公司独创液相法工艺优势突出。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大发展的市场环境下,随着CTP高集成动力电池、刀片电池、JTM电池、麒麟电池等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技术的逐步突破,以及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技术升级,磷酸铁锂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显著提升,市场空间迅速拓宽。相比于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安全性较高、生产成本较低以及循环性能优异等方面。在补贴政策的退坡和新能源汽车市场降本增效的推进下,下游客户更注重成本和性价比,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占率也随之大幅提升。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2年全年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为183.8GWh,同比上涨逾130%;市场份额达62.4%,同比上升超10个百分点,领先三元电池近25个百分点;12月单月磷酸铁锂电池的国内市场份额再创单月历史新高,装车量24.7GWh,市占率达68.3%,领先三元电池超36个百分点,已连续五个月市占率达六成以上,预计还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常态,带动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公司是业内独创液相法工艺生产磷酸铁锂的厂家,技术壁垒高、产品循环性能优异且生产成本更低,是宁德时代磷酸铁锂储能电芯正极材料一级供应商,同时进入特斯拉储能系统MegaPack供应链,是大储市
场爆发的得益者。
3、磷酸锰铁锂项目进展顺利,补锂剂产能持续加码。目前公司拥有磷酸铁锂(LFP)
正极材料产能26.5万吨,其中德枋亿纬10万吨产能于2022年5月试生产,并于7月全面释放,
在建的宜宾德方时代产能8万吨,预计于2022年四季度投产。新材料布局方面:1)公司曲靖
德方11万吨磷酸锰铁锂(LMFP)已于2022年9月投产,是目前全国已建成投产最大单体产能
的LMFP正极材料项目。公司借助液相法工艺的技术积累,运用“涅甲界面改性技术”和“离
子超导技术”等核心技术,有效解决LMFP导电性能与倍率性能差的难题。相较于传统LFP,
本次投产的LMFP能量密度提升约15%-20%,且充放电结构稳定,实现了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
平衡。从下游电池系统的装机成本来看,LMFP电池略低于LFP电池、大幅低于三元电池,可
实现对中镍三元材料的替代,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大规模应用。2)公司拟在曲靖投
资约35亿元建设年产2.5万吨补锂剂项目,一期0.5万吨项目预计于2022年一季度投产;并拟
在成都建设年产0.5万吨补锂剂项目。补锂剂是一款正极补锂材料,可适用于各种体系的锂
离子电池正极,显著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大幅改善循环性能,安全性以及成本方面对
比其他补锂方式均具有明显优势。公司规划到2025年底,LFP产能达到34.5万吨/年,LMFP产
能达到44万吨/年,补锂剂产能达到2.5万吨/年。作为业内LMFP和补锂剂的量产先行者,公
司有望进一步打开下游客户市场空间。(2023-2-1)
2、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大幅提升,公司独创液相法工艺优势突出。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大发展的市场环境下,随着CTP高集成动力电池、刀片电池、JTM电池、麒麟电池等锂离子动力电池制造技术的逐步突破,以及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的技术升级,磷酸铁锂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显著提升,市场空间迅速拓宽。相比于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安全性较高、生产成本较低以及循环性能优异等方面。在补贴政策的退坡和新能源汽车市场降本增效的推进下,下游客户更注重成本和性价比,磷酸铁锂电池的市占率也随之大幅提升。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2年全年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为183.8GWh,同比上涨逾130%;市场份额达62.4%,同比上升超10个百分点,领先三元电池近25个百分点;12月单月磷酸铁锂电池的国内市场份额再创单月历史新高,装车量24.7GWh,市占率达68.3%,领先三元电池超36个百分点,已连续五个月市占率达六成以上,预计还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常态,带动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需求持续增长。公司是业内独创液相法工艺生产磷酸铁锂的厂家,技术壁垒高、产品循环性能优异且生产成本更低,是宁德时代磷酸铁锂储能电芯正极材料一级供应商,同时进入特斯拉储能系统MegaPack供应链,是大储市
场爆发的得益者。
3、磷酸锰铁锂项目进展顺利,补锂剂产能持续加码。目前公司拥有磷酸铁锂(LFP)
正极材料产能26.5万吨,其中德枋亿纬10万吨产能于2022年5月试生产,并于7月全面释放,
在建的宜宾德方时代产能8万吨,预计于2022年四季度投产。新材料布局方面:1)公司曲靖
德方11万吨磷酸锰铁锂(LMFP)已于2022年9月投产,是目前全国已建成投产最大单体产能
的LMFP正极材料项目。公司借助液相法工艺的技术积累,运用“涅甲界面改性技术”和“离
子超导技术”等核心技术,有效解决LMFP导电性能与倍率性能差的难题。相较于传统LFP,
本次投产的LMFP能量密度提升约15%-20%,且充放电结构稳定,实现了能量密度与安全性的
平衡。从下游电池系统的装机成本来看,LMFP电池略低于LFP电池、大幅低于三元电池,可
实现对中镍三元材料的替代,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大规模应用。2)公司拟在曲靖投
资约35亿元建设年产2.5万吨补锂剂项目,一期0.5万吨项目预计于2022年一季度投产;并拟
在成都建设年产0.5万吨补锂剂项目。补锂剂是一款正极补锂材料,可适用于各种体系的锂
离子电池正极,显著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大幅改善循环性能,安全性以及成本方面对
比其他补锂方式均具有明显优势。公司规划到2025年底,LFP产能达到34.5万吨/年,LMFP产
能达到44万吨/年,补锂剂产能达到2.5万吨/年。作为业内LMFP和补锂剂的量产先行者,公
司有望进一步打开下游客户市场空间。(2023-2-1)
公司概况
公司及经营概况:2007年成立,2019年上市,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核心产品是纳米磷酸铁锂,主要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储能领域等。公司是我国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出货市占率超过20%。2022年上半年公司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收入占比达99.55%。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无;董事长兼总经理:孔令涌;员工:3848人。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智园崇文园区1号楼10层;电话:0755-26918296;传真:0755-86526585;网址:www.dynanonic.com。
本周更新的其他报告
- 国轩高科:产能建设持续推进,2023年成本压力有望缓解
- 中信特钢:高端产品持续发展,2023年需求有望恢复
- 中材科技:三大业务盈利向上,增长持续可期
- 万华化学:市场有望回暖,产能规模持续扩张
- 智飞生物:业绩符合预期,保持增长可望
- 永兴材料:碳酸锂价格下行拉低同比,惟盈利仍在高位运行
报告归档
- 2021年7-3期重点报告(12篇):德方纳米、龙马环卫、伟星新材 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