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宏观>宏观新闻>IMF与世行春季年会召开在即

IMF与世行春季年会召开在即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北京)2016-04-08成为付费会员|欢迎免费试用
      4月12日,为期一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与世界银行春季年会行将拉开帷幕。与往常一样,在年会召开初期,IMF将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和《金融稳定报告》。从目前已公布的部分报告章节概要来看,新兴市场仍是IMF关注的重中之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两份报告独辟章节分别分析新兴市场资本流入放缓的前因后果以及新兴经济体对全球经济的金融溢出效应,凸显出新兴经济体与全球经济金融的互动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资本流入放缓逾五年新兴市场“耐受力”显著提升

      对于大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来说,过去两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关键词都是“增长放缓”,与之相伴的是资本流入放缓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及潜在挑战。在即将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IMF的经济学家会从新兴市场资本流入放缓的事实、原因以及相较于以往资本流动周期对经济的影响等方面深入展开分析。

      众所周知,新兴市场资本流入放缓已经不是近一两年的事情了。事实上,新兴市场资本流入在2010年即金融危机爆发两年后达到峰值,此后便步入了相对漫长的放缓周期。IMF认为,影响资本流动的因素多种多样,比如投资者风险厌恶情绪升温、发达经济体收缩货币环境等,但就新兴市场而言,导致资本总流入下降和总流出增加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据估算,在2010年至2015年间,至少有约1.1万亿美元的资本流动与投资者不看好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有关。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过去五年间新兴市场资本流入放缓,资本流出加速,但多数国家都表现出了一定的抗冲击能力。

      IMF认为,结构性和国内政策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不同国家的受影响程度。报告概要显示,在2010年至2015年的资本流入放缓中,多数新兴市场抗冲击能力的一个主要来源是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体现在国外资产(包括国际储备)扩大,外债更多以本币计值,从而缓解了资本流动减少对国家风险的影响。此外,对于许多新兴市场经济体,抗冲击能力的另一个来源是汇率灵活性的提高:货币贬值提高了资本流出的成本,并有助于吸引新的资本流入。与此同时,IMF认为,汇率贬值只要是有序的,不像过去几次危机期间那样出现急剧调整,就能对消费和就业起到更有效的冲击吸收作用,从而缓解经济增长的下滑和债务危机的风险。总的来说,在公共债务较低、外汇储备较高、汇率较为灵活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全球推动因素对于驱动资本流动的重要性正在下降。

      要维持甚至提升上述抗冲击能力,IMF认为,最重要的是政策制定者应该认识到各国并非只是全球金融周期的旁观者,必须通过不断调整和健全政策框架,来避免资本流入放缓对本国经济的冲击。具体而言,各国政策制定者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即有助于降低公共债务的审慎财政政策,有助于限制货币错配的宏观审慎政策,能起到吸收冲击作用的汇率灵活性以及能够稳定投资者避险情绪的审慎外汇储备管理,进而缓解资金收缩以及全球资本流动周期在单个新兴市场经济体产生的国内溢出效应。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影响新兴市场金融溢出效应日益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新兴市场除被动接受资本流入放缓给本国经济带来的冲击外,伴随新兴市场与全球经济金融体系的一体化程度的显著提高,新兴市场给发达经济体股市、汇市等资本市场带来的溢出效应也明显增强。据IMF提供的数据,目前发达经济体资产价格波动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源于与新兴市场有关的溢出效应。

      IMF指出,近年来,相比于贸易联系,金融因素的重要性有所上升。金融市场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各国之间的溢出效应不断加强。相较于经济规模,金融一体化程度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更大。这其中,具有类似宏观金融基本面的国家之间更容易发生溢出效应,而同一部门的跨国溢出效应最强。此外,对外部资金依赖程度越高的部门越容易受到溢出效应的影响,流动性较低、借款额较高的公司也较容易受到溢出效应的影响。“就中国而言,单纯的金融蔓延效应仍不太重要。然而,对经济基本面的冲击,比如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消息,对新兴市场和发达经济体股本回报率的影响正在增大。未来几年里,中国对全球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很可能会显著增强。”IMF表示。

      新兴市场金融溢出效应加强,说明政策制定者在评估宏观金融条件时越来越需考虑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和政策动态。

      IMF特别指出,随着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政策决定的及时明确沟通、政策目标的透明度以及符合其发展特点的战略变得越来越重要。此外,由于企业借款和共同基金流动在加剧溢出效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相应实施宏观审慎监督和有关政策,以控制这些渠道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归档文章/报告:
  • 宏观新闻

咨询电话:+86 755 3301 1771      服务邮箱:admin@gupiaoguzhi.com

免责声明:本系统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整理生成,仅供参考,不具推荐和投顾功能,投资者风险自负。本站所有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07-2024 中股(深圳)投资研究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172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