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首页>宏观>事实/观点>中石油:油价还未调整到位

中石油:油价还未调整到位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11-10-21成为付费会员|欢迎免费试用
股票估值网点评:油价刚刚下调,中石油就喊亏,不禁想起今年5月刚刚临近“调价窗口”,中石化便也喊亏,“两桶油”真是好兄弟。细细观察,不难发现,每当“调价窗口”开启和各地显现油荒之时,“两桶油”的垄断嘴脸暴露无遗。再加上国内油价一味的以国际油价为参考标准,却与国内市场供需脱节,从而形成了“油价下调,油荒显现”的规律。
      在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讨论中,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首次明确表态:“反对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到企业。”
      但是,在中石油表示反对定价权下放的同时,却又抱怨称“油价并未调整到位,中石油今年炼油板块将亏损500亿元以上。”
      既然对现有价格调整不满,为何又不愿被赋予自行调价的权利呢?业内人士表示,我国成品油价格改革的根本原则是政府定价,中石油表态反对下放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
 
油价调整不到位致炼油巨亏
      蒋洁敏20日在中石油临时股东大会间隙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石油支持进行成品油价格改革,但反对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到企业。中石油总裁周吉平解释说,根据国内目前的经济形势,在CPI和通货膨胀率较高的情况下,将成品油定价机制下放到企业还不是合适的时机。周吉平表示,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和企业在内,各方都在研究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各方亦在沟通。周吉平说,市场化是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改革方向,但现阶段仍需要政府调控,因为目前国内通胀率较高,如果定价权下放到企业,企业按市场规律来调价,社会对调价结果会不太接受。
      “根据现有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并未调整到位,距离国际油价还有18美元/桶的差距。”周吉平说,如果目前成品油价格持续到年底,今年中石油在炼油板块将亏损500亿元以上。
      对于中石油管理层的上述说法,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本报记者表示,我国的成品油价格改革一向坚持政府定价的原则。政府仍然会掌握定价的权利,企业不过是价格的执行者。因此,中石油反对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到企业不过是做个“顺水人情”。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也表示,将定价权下放到企业有利于国内几大石油巨头,但事实上将成品油定价权下放给三大石油巨头的可能性不大。
      对于中石油宣称的油价调整不到位致炼油亏损的现象,林伯强表示,根据目前国内外油价形势,确实存在倒挂的现象。但是,不要忽视“中石油从国内开采的大量石油也按照国际油价计算,从中赚取了巨额利润”的现实。
      “喊亏”或致民营加油站断供加剧
      中石油此时高调“喊亏”意欲何为?
      大宗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金银岛监测,成品油价格下调后,浙江、内蒙古、福建、四川等地出现了成品油供应紧张的情况。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公司都对柴油实施了控量销售的措施,使民营加油站出现“断供”现象。
      宋智晨指出,此前国内几大石油巨头多次以其炼油业务出现巨亏为由减少炼油,并要求成品油涨价。从国内石油巨头以往的行为轨迹来看,中石油宣称其今年炼油业务出现巨亏很有可能会成为其减少炼油的借口,从而使国内汽柴油供应紧张的形势加剧。
      大宗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金银岛市场分析师张茜也表示,目前川渝市场0#柴油价格最高推至8950元/吨,批发黑市成交价格推出9150元/吨,民营企业将持续呈现断供局面。
      记者从中石油系统得到的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221座炼厂,地方炼厂有146家,但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地炼加工能力在300万吨/年以上;而中石油等三大石油公司旗下的炼厂,有21家炼厂达到了每年千万吨的加工能力。
 
希望提高“暴利税”起征点
      修改后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将从今年11月1日起施行,油气的资源税将由从量计征变为从价计征,届时中石油将缴纳更多的税收。
      对此,周吉平表示,资源税改革对中石油将产生较大影响,根据目前的国际油价形势,资源税改革之后,中石油每年将新多交250亿元资源税,之前公司每年缴纳的资源税约40亿元。
      在此情况下,中石油希望提高“暴利税”即特别收益金起征点,以抵消资源税增加的负担。周吉平表示,希望政府提高特别收益金的起征点,并且将资源类的税费进行合并。他还透露,目前相关政府部门也正在研究此事,预计未来有可能出台相关政策。
      林伯强分析指出,资源税是站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保证市场公平的原则上提出的,而暴利税则是对于企业的暴利而征收的一种税费。暴利税是对减掉成本之后的利润进行征收,而资源税本身就应该计入企业的成本之中。增加企业的资源税有助于保证市场的公平和高效。

归档文章/报告:
  • 事实/观点
  • 本周更新报告名单
  • 每周《个股评级总汇》
  • 最新《个股报告》

咨询电话:+86 755 3301 1771      服务邮箱:admin@gupiaoguzhi.com

免责声明:本系统根据市场公开信息整理生成,仅供参考,不具推荐和投顾功能,投资者风险自负。本站所有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Copyright © 2007-2024 中股(深圳)投资研究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17250号